前几日小编借用艾辰学员们形象照花絮,
强调了个人形象的重要性
气质包括个人性情或脾气、个体反应倾向、风格与气度等,
人的气质对行为、实践活动的进行及效率有着一定影响,而演员与角色均具备独特气质,
演员要化身为角色,那么在角色创造中,演员的气质就是一个必须加以考虑分析的重要因素,
了解演员的气质对于角色创造有着重要意义。
(图为艾辰旗下艺人胡依琳参演《独孤天下》剧照)
演员气质与角色气质
大家都知道演员与角色之间存在距离,他们所处时代、生活经历、职业身份、社会地位、性格特点、思想感情、文化修养以至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都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这就导致演员与角色气质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演员与角色的矛盾”。
表演的“基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演员根据角色的性格在舞台上创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就需要演员对自身与角色气质均有合理把握,演员处理角色不能偏离剧中人物,
必须深刻理解角色气质,但又不能脱离自身,要让自身气质成为主导,站在一定高度,
指导把握角色气质。从自我出发,将自己化身为角色,展示出角色本有气质,
体现出性格化人物形象,让演员与角色气质达到矛盾统一。
导演选角时,依据什么原则进行?
一般来说,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1.演员的气质是否符合剧中人物的气质与性格;
2.演员的形体和外貌是否接近剧中人物的形象;
3.演员是否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可将剧中的人物体现出来。
故内外在特征与角色相近的演员在被确定角色的过程中占据主动性,因为导演在选择演员时,
必定是依据剧作的提示和要求去挑选在气质、形象上都符合剧中人物的演员。
气质的局限性与突破角色创造瓶颈
对于演员来说,每个人都有来自先天的制约和后天形成的局限性。
比如有的演员生来粗壮魁伟、性格豪爽,有的体质纤细瘦弱、性格内向。
演员这些赖以创造人物形象的体魄和气质,也造成了他们创造角色的局限性。
由于气质的局限性,演员塑造气质差异较大角色时,难以拿捏其内外在特征,造成角色创造瓶颈,
我们可通过三个途经来弥补,
一是避开与自身气质差别特大的角色。
二是充分进行案头工作,研究分析角色气质特点,抓住内外在特征,努力使自身气质贴近角色。
三是有意识地锻炼改变自己,努力提高综合文化修养,开拓戏路,让自己跳出角色创作瓶颈,破除气质局限性。
气质可变性与演员分类
气质不是绝不改变的,相反在成长过程中,在环境影响下,人的气质类型也可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实践丰富和有意识地锻炼,人的气质会有改变,演员可以据此来积累提高,促进角色创造。
演员气质根据角色需要可随着剧本不同而进行调整,这便是演员气质的可变性。
演员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自身气质作为创作材料进行人物形象的创造,
常常成为区别性格演员、本色演员和类型演员的主要因素。
性格演员指能对自己从事创造的每一个角色,按人物性格进行各不相似的人物形象创造的演员。
我们经常会听到本色出演,本色演员一般是指运用本人容貌、体态、气质以至个性来创造人物形象的演员。
类型演员一般是指根据自己的形象与气质的特点专门扮演某一类型角色的演员,其中包括特型演员在内。
演员气质与角色创造紧密联系,演员应当清楚认识到自身气质优势及局限性,
了解演员的分类并运用好气质可变性,无论哪类演员,都应不断提升自我,
提高创造角色的能力,达到在角色创造时演员与角色气质的矛盾统一,
塑造出鲜明人物形象,成为优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