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献上一张钱泳辰校长的古装照
哈哈哈,这小风扇好抢戏
天气越来越热了
钱校长拍古装戏辛苦啦
我们都知道,比起相同卡司量级的时装剧,古装剧的制作成本、工作强度往往要高上几个级别,
那真是“更贵、更累、更崩溃”。如《甄嬛传》、《武媚娘传奇》、《芈月传》等,
国产古装剧似乎已成为“大制作、高收视、高话题”的代名词。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一次解析,看看拍一部古装剧会遇到多少麻烦,顺便听听各位娘娘小主是如何吐槽的。
场景:一部戏搭上百场景,道具装满几十辆车
拿时下最热门的宫廷剧来讲,除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剧情外,剧中华丽的场景画面,也是剧组用来引爆收视的吸睛利器。
大到一座城池,小到一帘帷幔,怎么搭建、如何摆放,全都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设计。
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大的建筑格局有了,但在没戏拍的时候,影视城也不过是一座“空城”。
横店影视基地宣传负责人透露,“横店影视城中无论明清宫苑还是秦王宫,在租给剧组时都只提供空房。
”但凡涉及到桌、椅、箱、柜、窗帘、纱幔等,均需剧组自行购买或者租用,并根据各自需要对房间重新布置装修。
据了解,《武媚娘传奇》的拍摄场景大大小小有近千个,其中大规模场景有380个左右,光内景就搭建了46个。
为了全景展现古都长安的恢宏气势,《武媚娘传奇》在后期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通过实景和特效相结合的方式,将当时贞观之治的盛世之景展现在观众面前。
道具:器皿切忌和文物撞款
时装剧的道具师必须懂生活,古装剧的道具师则要有文化。
对于《甄嬛传》、《武媚娘传奇》等大剧剧组来说,宫殿中的摆设也需要精心挑选,有不少重要道具是需要另行设计、制造的。据一位资深古装剧道具师介绍,在古装剧的器皿选择上,道具师都会避免与出土文物同款。
因为古代王侯家中的青铜器、瓷器均为定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使用文物同款道具时,就算历史朝代正确,也会因为主人身份不同,遭到史学家的批评。
造型:一件龙袍就值50万,光头饰就铺一面墙
回忆起TVB古装剧中一件戏服几代演员同穿的窘境,内地的部分剧组真是称得上土豪。
那些“金丝银线”绣出的龙袍、“珍珠玛瑙”串起的头钗,全部都在告诉你:我们都是高级定制!
《武媚娘传奇》中那件女皇登基时所穿的龙袍,虽在电视剧中还尚未现身,但名声早已传开来。
据悉,这套龙袍重达25公斤,价值50万元,全部手工定制,由26位工人连续赶制3个月才制作完成。
其背后的大片3D巨龙刺绣,昂首浮凸,甚为奢华。
在这样一部大制作中,仅范冰冰一人的服装就有260套之多,全组演员的服装更是多达1000余套。
尽管花费巨大,但大多数戏服的命运,都是拍完就静静躺在仓库里。
仪态:演员恶补古代礼仪,群演也要纠正站姿
但凡备受好评的古装剧,对古代礼仪的考究都是精益求精。《武媚娘传奇》开拍之前,
李治廷每天要上8个小时的培训课程,每周上课5-6天,如此高强度的培训进行了2个月之久,
学习的内容包括台词、礼仪、中国简史、唐代历史及马术。
在《甄嬛传》里,后宫的嫔妃们身穿旗装,踏着花盆底鞋,身姿婀娜。为了更好地找到走路的感觉,
娘娘孙俪在开拍前一个月就向剧组借了花盆底鞋,自己在家中暴走练习。
主演们辛苦,群众演员也不轻松。
在《杨贵妃秘史》中,羽林军的军服以红、绿、咖啡三色为主,营造了肃穆威武的视觉效果。
要知道每件军服的重量将近10公斤,群演们一站就是一整天,着实辛苦。
即便镜头只是远远带过,但侍卫应该怎么站,都有明确规定。
至于后宫,婢女们走路应该迈出怎样的步幅,频率的快慢,都会有专人指导并现场把控。
拍古装戏有多苦???
听听剧中娘娘小主们的集体吐槽
由于体量庞大,古装剧通常分为A、B两个组同时开工。作为《甄嬛传》绝对主角儿,
全剧共2000多场戏中,孙俪拍摄了1000多场,最令其崩溃便是跳拍,“我上午刚拍甄嬛入宫,
下午就化了浓妆坐在那里要表现狠劲儿,A组是我在那儿跟皇上你侬我侬,
B组就要跳到谋划计策加害皇上。所以每天都处于很分裂的状态。
《武媚娘传奇》里的韦妃、杨妃等人尽管在剧集的中期就已“挂掉”,
但在拍摄中也吃了不少苦。张庭、周海媚两人在剧中佩戴的头饰总重达20斤左右,
顶着如此沉重的头饰,让张庭一度崩溃,“摘掉后发现头上全是包。”
此外,受苦的还有演员们的膀胱。
《武媚娘传奇》中女皇登基时的龙袍造型,繁琐复杂,里外加起来有七八层,需要助手帮助才能穿戴利索。
为此,范冰冰在拍摄期间,只能不喝水,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即便有时尿意袭来,也只能拼命忍住,因为对她而言,想上个厕所实在是件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