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在第十六届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上谈到自己监制和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时,
说道:“我在这部影片里贡献了我演艺生涯里最好的表演!”“这部电影很有机会成为爆款!”
从这几天朋友圈的刷屏与票房来看,影片无疑将是暑期档的黑马之作了。
徐峥饰演过很多喜剧角色,“囧系列”更是让徐峥成为喜剧的代言人。
而在这部《我不是药神》中,除了他擅长的喜剧属性以外,
更重要的是他演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层次。
在拍摄一场情绪大爆发的哭戏时,徐峥完全将自己和人物合二为一,以至于等到拍摄完还久久不能回神。
据导演文牧野回忆说,当时所有人都深受触动,谁也不愿意把徐峥从人物的情绪里拉出来,只是默契地走过来抱了抱他。
在这部戏里,一向以光头示人的徐峥有了一头茂密的头发。
除了在服化道上下足功夫以外,演员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更重要的对这个人物产生心理认同。
王传君在这部影片里饰演白血病人吕受益,为了演好病人的角色,王传君也下足了功夫,
不仅每天跳绳几千狂减肥,更是“住院”深入了解病人的真实状态。
1983年,红楼梦剧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演员,而后从上万封自荐信中和全国二十余省市数千人中选拔出了数十名新人演员,1984年春夏,在圆明园八大处先后开设了两期演员培训班,大师授课,原著熟读,身段练习,琴棋书画,
让这群演员一步步接近书中的人物。
王千源为了演好《解救吾先生》里穷凶极恶的悍匪,干脆跑到监狱去体验生活,天天和犯人接触。
《芳华》女演员苗苗为了演出长期被孤立小心翼翼的人物性格,
让全剧组都不和自己说话,最后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白鹿原》开拍前,剧中演员被张嘉译带着去陕西农村体验生活。
为了演好剧中人物,张嘉译、何冰、秦海璐、翟天临、雷佳音等演员要熟悉当地生活,
像开镰割麦、和面、纺线这些都需要学会,一些民俗习惯都要熟记于心。
张国荣为了饰演好程蝶衣这个角色,提前半年来北京学习京剧。
在拍摄期间,即使是休息也把自己当成角色,言行和生活习惯都保持一致。
这种从“从自我出发”,“真听、真看、真感觉”的表演方式是表演塑造角色中的基础。
所谓“从自我出发成为角色”就是自己要相信自己就是人物本身,那些事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你体验了,感受了,只是你个人入戏的方式。
但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给观众,产生共情,这是最难的部分。
张一山《余罪》
一个演员必须明确他们所扮演人物的原始需求、任务或目标。
脑海中带着这个目标,演员必须找到合适的、可以有效地导向这个目标的个人痛苦。
运用这种理念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认识到痛苦要足够有力,
这样才能激发演员毫无畏惧、不惜一切代价地达到他们的目标。
艾辰艺人兰玉剧照
如果情感不够强大,就不足以支撑演员为了达成目标而进行的斗争。
当合适的个人痛苦与目标结合起来,演员就和他们所扮演人物的困境相联结,
这让演员就像真实的人物那样,达到目标对他们而言变得真实和必需,而不仅仅是在扮演角色。
艾辰艺人杨璨瑜《校花3》剧照
以下被称作“查伯克十二步骤表演法”,
希望对热爱表演的你有所帮助。
在完成这十二个步骤的学习以后,恭喜你可以进阶为一名合格的演员。
但是别忘了,有一些电影作品的情景和人物状态是我们在生理上抵触的,考虑到这些特定情况,
于是产生了一些十二步骤以外的补充工具。
著名演员钱泳辰先生《校花3》剧照
也能够从中汲取面对生活的力量!